《曾子殺豬》是出自戰國時期的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的一篇古文,《曾子殺豬》經常作為文言文考點,因為《曾子殺豬》沒有出現在語文課本中,所以大家在課下一定要熟讀《曾子殺豬》以及其翻譯,做到理解《曾子殺豬》的字詞句解釋,以備不時之需。大家更是要理解《曾子殺豬》帶來的啟示。

原文:
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隨之而泣。其母曰:“女還,顧反為汝殺彘(zhì)。”妻適市來,曾子欲捕彘殺之。妻止之曰:“特與嬰兒戲耳。”曾子曰:“嬰兒非與戲也。嬰兒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學者也,聽父母之教,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!”遂烹彘也。 (選自戰國•韓非《韓非子•外儲說左上》
譯文:
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趕集,她的孩子哭著也要跟著去。他的母親對他說:“你先回家待著,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。”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來,就看見曾子要捉豬去殺。她就勸阻他說:“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。”曾子說:“(夫人)這可不能開玩笑!孩子不知道(你)在和他開玩笑。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,要向父母親學習,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,F在你在欺騙他,這就是教育孩子騙人!母親欺騙孩子,孩子就不會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,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啊。”于是曾子把豬給殺了,煮了之后把豬給孩子吃掉了。

啟示:《曾子殺豬》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,誠實待人。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成人,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。待人要真誠,不能欺騙別人,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。
《曾子殺豬》的主人公是曾子,曾子是春秋末年魯國人,中國著名的思想家,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,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,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。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被后世尊奉為"宗圣"。
《曾子殺豬》的作者是韓非,戰國末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、法家代表人物。尊稱韓非子或韓子。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。主張變法。